
联系人:
电话:8888-8888-888
传真:
手机:18888888888
邮箱:
这句话出自郭德纲最亲密的搭档——于谦的口中,成为了他们深厚友谊的最好证明。
三十年时光飞逝,尽管很多人曾离开郭德纲,但于谦始终如一,默默地陪伴在他身边,始终不离不弃。
那么,于谦与郭德纲之间究竟藏着什么样的故事?又是什么让于谦在相声界屹立不倒,始终坚守自己在郭德纲身边的角色?
于谦出生在北京,从小便是个“纨绔子弟”,外祖母是满族贵族,家庭条件优越。父母是石业的专家,他从一出生就过上了无忧无虑的生活。
尽管家里不缺吃不缺穿,可于谦的父母却从未放松对他的教育。然而,于谦天生对读书并不感兴趣,他的兴趣广泛,什么飞的、跑的他都喜欢,花鸟虫鱼,无一不爱。
父母对他这种不务正业的行为有些不满,但祖父母却宠爱有加,常常鼓励他去探索世界。或许正是这种宽松的成长环境,成就了他温和包容的性格,也为他日后的成功埋下了伏笔。
谈到于谦与相声的缘分,不得不提的是相声界的泰斗——李金斗。最初,于谦仅仅是喜欢在广播里听相声,渐渐地也开始模仿几句。家人看到他表现得像模像样,便想要送他去学戏曲。
于谦对此十分乐意,毕竟他对学术并不感兴趣,成绩也不出众,进不了好大学,学戏曲或许是另一条出路。于是他毅然决定辍学,进入北京曲艺团当学员。
刚开始,由于他的憨厚外貌,老师们并不看好他,但幸运的是,于谦遇到了他人生中的贵人——李金斗。李金斗看出了他的潜力,并将他推荐给了石富宽老师,之后,他正式拜师石富宽,开始了他的相声之路。
于谦初登相声舞台时,虽然没有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,但他并未灰心丧气,反而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。他深知“打铁还需自身硬”,于是便一边在剧场学习,一边通过跑龙套赚取外快。
由于演出机会稀少,于谦暂时放下了相声梦想,去北京电影学院进修,并通过努力成为了一名编导。就在他以为自己将放弃梦想时,命运的转折悄然降临。
在离开舞台五年后,于谦迎来了他生命中的转机——与郭德纲搭档。尽管那时的他们在相声界只是无名之辈,但他们的搭档组合,最终让两人一起撑起了德云社的一片天地。
起初,于谦并不看好这个组合,毕竟经历过多年的冷板凳,他早已深知“红”并非易事。然而,郭德纲也重视这次机会,他为了能成为正式演员,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练习,最终,两人在下乡演出中凭借《捡娃娃》大放异彩。
凭借这次演出,郭德纲成为了曲艺团的正式演员,而两人也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搭档生涯。于谦看到了郭德纲身上的自己,心甘情愿做他的捧哏,陪伴着他一起成名。
2003年,他们凭借《你好,北京》获得了相声界的特别奖,声名大噪。随后,郭德纲成立了德云社,并在第一时间邀请于谦加入,两人携手推动德云社不断壮大。
随着德云社的壮大,于谦始终在郭德纲身边默默支持。如果说郭德纲是舞台上的“梗王”,那么于谦就是那个随时能为他兜底的“最强辅助”。两人的默契配合成就了无数经典,相互间的调侃和应对也让人津津乐道。
即使许多人认为,于谦的能力本可以走得更远,离开郭德纲会有更好的发展,但他始终坚定不移地陪伴在郭德纲身旁。郭德纲曾想通过股份感谢于谦的陪伴,但他却因“无功不受禄”拒绝了。
于谦在郭德纲眼中的重要性,是任何股份无法衡量的,因为在郭德纲最困难的时候,是于谦始终陪在他身边,帮助他度过难关。
尽管德云社在2010年经历了风雨飘摇,连续的负面事件让郭德纲和德云社的声誉受损,但于谦始终坚定表示:“只要郭德纲还在,我就不会离开德云社。”
正是因为对相声的热爱,于谦才会如此坚守与郭德纲的情谊,毕竟,他不仅是郭德纲的好搭档,更是见证了他一路走来的伙伴!